咖啡及文化合作

  
  
肯尼亚咖啡与肯尼亚文学阅读
(案例|模拟|现场)
(如果分多次,例如每次讲不同咖啡产国和其文化文学等等)
一、说说肯尼亚、非洲:
各位好!很高兴能和大家边和咖啡边聊文学。今天聊肯尼亚咖啡和肯尼亚相关的文学话题。为什么聊这个呢?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喝了很多肯尼亚咖啡,喝过三四十款。怎么开始的呢?几年前,有次我在喜来登酒店,就是天河城那个,他们有手冲,来回的豆子,喝一款肯尼亚豆子,body轻盈,干净,酸甜平衡,顺滑,最重要是顺滑,当时惊呆了,觉得很好喝。第二次,还可以,但是很奇怪的是第三第四,就不行了,难喝,酸,苦,之后就再也不好喝了,真实奇怪得很。我很纠结,他们调整了很多次,都不行,把我郁闷死。然后我就开始自己买肯尼亚的豆子,结果买了好几款,竟然没喝到好的。真实奇了怪了。然后,我又继续关注肯尼亚豆子,甚至看起肯尼亚有关的书来,虽然没去过肯尼亚,但有次有个经常去非洲的同学,在肯尼亚买了几包看起来就不好喝的肯尼亚咖啡豆给我,但是这件事突然让我觉得很有趣。所以就想融合在一起,聊一聊。有没有人去过肯尼亚的?(有:问他感觉如何。)

以前读到一本叫《走出非洲》的书,很惊讶,文笔很好,经历迷人。类似的书后来又看了一些,比如《夜航西飞》,这两个都是女性写的,很牛逼的女性,写得都非常很好,一个是丹麦人凯伦(笔名艾萨克·丹森),一个是英国人柏瑞尔·马卡姆。尤其第一个的文笔,相当不错。而《夜航西飞》的前言是海明威老婆玛莎·盖尔霍恩写的,里面有句话非常感人,这两本书都是这种感觉:“温柔的语句掩盖了严峻的事实、来之不易的成就,以及危险坎坷的人生。”,非常棒的一句话——本来很艰辛的生活和旅途、以及痛苦的事件都埋在了温柔的文字下面。以至于人们感受的美丽和浪漫,而没有注意到后面的艰辛。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。即便是科研,当然,还有从事咖啡行业也是。呵呵!

整个非洲,除了很个别知名的国家比如埃及外,其他的非洲国家在国内的资料都不是很多,包括历史的,文化的。但在国外很多研究。一是,非洲很多国家很晚才有书面语,第二由于历史原因,文学比较好比较多的非洲国家大多数是被殖民过的。比如肯尼亚被英国殖民过。阿尔及利亚被法国殖民过。我们今天就边喝肯尼亚咖啡边聊《走出非洲》这本书。写得很好。顺带也聊一下另一本,经常被人们一起比较的书《夜航西飞》。

有人说“世界观的匮乏是由于地理知识的匮乏;没有看过世界,哪来的什么世界观”我们就先看看肯尼亚的地理位置:肯尼亚在非洲东部,面积五十多万平方公里。东邻索马里,南接坦桑尼亚,西连乌干达、布隆迪,北与埃塞俄比亚、南苏丹交界,东南濒临印度洋。周围很多咖啡产国,还包括埃塞这个咖啡老大。历史上被英国殖民过。所以,你会看到很多英国文学会提及肯尼亚。

咖啡豆方面我们就不说太多了,可能大家听起来会很枯燥,就大概说一下味道,价格和广州等地咖啡店有种类。主要的种类是:SL28,SL34,(波旁,还有Batian巴蒂安、Ruiru11鲁依鲁、K7)。咖啡产区以六大产区为主要产区,包括:涅里(尼耶利Nyeri)、麒麟雅嘉(Kirinyaga)、恩布(Embu)等等,这些产区,大多在一侧,因为从地形图上看就知道,其他地方很荒凉,没山没水的。我自己比较喜欢涅里和麒麟雅嘉的风味,甜感高,酸甜平衡。其他的没特别喜欢。肯尼亚咖啡是既便宜又好喝,一般都不贵,跟普通埃塞的价格差不多,也就是一包一百克的,大概五六十块,甚至更便宜些。典型风味是:乌梅、小番茄、黑醋栗、蔗糖、蜂蜜等,磨粉后闻起来非常甜香,冲起来真是甜美的味道。经常被不喝咖啡的人问:怎么这么香。但是,肯尼亚咖啡还有个特点,就酸。所以,肯尼亚咖啡的果汁感,什么乌梅汁感,小番茄感比较强,但同时搞不好就会酸得惊人,完全喝不下,比如差的豆子,过期的豆子,或者冲得不好等等。还有些豆子烘得比较浅的话,草本味或者说根茎苦味比较明显。

所以,如果你去咖啡店喝,有可能会踩坑,我都踩过好多次。有次去一间广州很有名的咖啡店(梦想舍)点了肯尼亚,酸死我了。还有两间也踩过坑(郁源、春山)。在广州的咖啡店,有不少咖啡店都有肯尼亚咖啡,最多的店有五六款(启程)。香港的咖啡店也有,在上环的BaristaJam咖啡店,肯尼亚豆子非常不错,这个咖啡店环境和出品都非常不错,有机会大家去香港的话可以去去。

喝过最好喝的品牌:日本阿波罗,德国19(极度优质的酸,当时拿去西格玛咖啡的厉害咖啡师冲,他都惊呆了,直呼好豆!),tim肯尼亚,澳洲ONA基西西(我记得我有一天晚上半夜喝,那种美好感,要命,就感觉真是甜蜜的夜晚,好像和恋人静静的待着的感觉).,国内也有很多都不错,比如啟程拓殖,batahewan(总觉得可以更好),给不喝咖啡人,怕酸的人都可以。由此我冲了杯肯尼亚给一个不喝咖啡,而且怕酸的人喝,她觉得很好喝。所以大家有机会多试几款肯尼亚。

聊聊这本书《走出非洲》把。这本书让作者名气大增,可谓红透半边天,当时很多名人都很喜欢这本书,包括海明威,他还以为这本书跑欧洲去,也写了一本关于非洲的书叫《》,还有杜鲁门·卡波特,这个人本身文笔就很美。还改编成了电影。有些关于非洲的电影很出名,比如上帝也疯狂,很旧的片,但非常搞笑。《走出非洲》这本书的作者也是在肯尼亚种咖啡,所以有一些关于他们种咖啡和咖啡园的描写,这本书真合适我们这个场景,肯尼亚咖啡喝起来很美好,这本书文字很美好,读读起来也没美好。不过,从她描述的生活和她的咖啡园看,肯定不是好咖啡,呵呵。那时候是1914年,恩,1914年的咖啡跟现在,那完全的天壤之别。而且肯尼亚咖啡品种SL28是一九三几年左右在实验室培育出来的。所以,那时候的肯尼亚咖啡,估计不咋地。

我当时看这本书的感觉是:马上走,现在就去肯尼亚!现在就走。去看看书里描写的极其美丽的风景和神奇的动物们,还有独特又和我们相似的土著人。

------------

(朗读)这儿的天空永远都是淡紫或淡蓝色。天空的蓝蕴藏着勃勃生机,把不远处的山脉和树林都涂上一层鲜活的深蓝。大团大团轻盈的云朵在高空飘浮游移,不断变幻出各种形状。正午时分,大地上的空气开始躁动,像熊熊燃烧的火焰,又像潺潺流动的溪水,闪烁着,起伏着,发出灼灼光芒,映照着万事万物,在天空中变幻出各种宏伟壮观的海市蜃楼。身处这样的高空,整个人都会呼吸顺畅,踌躇满志,身心轻松。每当早晨醒来,你会想:我来了,这里就是我应该生活的地方。

还有描写咖啡园的:

------------

(朗读)种植园里也有美不胜收的时候。当雨季来临,咖啡树开花时,在毛毛细雨中,在薄雾的笼罩下,好似有一团白垩云飘浮在六百英亩的土地上,那景象真是美得摄人心魄。咖啡花味微苦,闻起来颇似黑刺李花儿的味道。咖啡果成熟后,整个咖啡园就变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。男人、女人和被称为“托托”的孩子们全体出动,一起采摘咖啡果。

------------

这本书为什么这么好,评价这么高?一个就是它的文笔。一个就是她的经历。一个女子独立在非洲管理一个咖啡园,还是在1914年,别说1914年,就是现在也非常惊人。你想想,这么一个原始的国家,这么个原始的地方,面对这些原始的人,还有一堆野生动物。这本书里,写了她遇到的很多人,最让人好奇的当然就是土著,她又很多土著员工,所以你会看到很多神奇的事情和习俗。而且她描写得非常有感情,非常日常。很有画面感。很真实。

------------

(朗读)我有一个索马里仆人,名字叫法拉·亚丁。在非洲的时候,他一直跟在我左右。因为他,我在索马里村落里就像回到家一样悠闲自在。我参加过村里的很多宴会。索马里人的婚礼隆重盛大,带有强烈的民族风情。

------------

前面说过,这本书“温柔的语句掩盖了严峻的事实、来之不易的成就,以及危险坎坷的人生。”真的是这样,很多很悲伤很惨烈的事情,无论是肯尼亚的还是自己的,作者都写得看起来没有太多悲伤的感情色彩,而只是有种——发生这件事情,淡淡的说出来的感觉,但不是冷漠无情,而是她的写作风格,用词包括翻译,以及她的性格,造就了这种味道,我们读起来有种淡然又有种我们自己的惊讶与哀伤感,比如:

------------

她咖啡种得实在不怎么样。她的咖啡园海拔6000英尺,大概1800米。现在是很好的海拔高度。可能是以前种植技术和豆种不好。


(朗读)索马里各部落之间存在严重的纷争,这给他们带来很大麻烦。不过,他们对这件事的感受和看法与局外人不一样。法拉属于哈布尔·尤尼斯部落,在部落纷争方面,我自然是站在他这一边。……法拉在部族里有一位年轻的朋友,名字叫赛伊德。这个小伙子文质彬彬的,常到我们的农场找法拉。仆人们有一天告诉我,赛伊德去拜访一个哈布尔·查奥罗部族的家庭,刚好碰到一个暴怒的杜尔巴·汉蒂斯族人。这个人向墙上乱放枪,子弹穿墙而过,刚好射中了赛伊德的腿部。听到这个消息后,我心里感觉很难过,就去安慰法拉,他生气地大喊:“什么,你说赛伊德?他的命真大。真想不通,他为什么非要跑到一个哈布尔·查奥罗人家里去喝茶?”

------------

顺便说一下,肯尼亚茶也很出名。这里用“很大的麻烦”来形容部落战争,然后说“我心里感觉很难过,就去安慰法拉,他生气地大喊道……。” 这本来很惨的事情,行文却让人感觉到她说得比较随意。正本书都是这样,还有更惨的。也是这个味道。所以,有种悲剧美的感觉。这种唯美的文字,跟她感受的肯尼亚风景混为一体,使得风景以及对自然的美冲淡了一些悲伤的感受。而且她还有个特点,描写风景和动物等等的时候,会加入一些个人感悟,人生道理。比如:

------------

(朗读)北欧人极其没有耐心,但对异邦世界却极其包容,这看上去很奇怪,很不合逻辑。但这就像女人们很少能真正激怒男人,男人一般也不会特别讨厌或彻底拒绝女人的逻辑一样。所以,急躁轻率的红发北欧人虽然无法忍受国人和亲人的荒谬无聊,却可以无限度容忍赤道上的国家和民族。他们以极大的谦卑和温顺,接受了非洲高原的干旱、中暑,家畜的瘟疫和仆人们的无能。

------------

书里写了很多土著的心理、情感和习俗,以及她对这个非洲,对肯尼亚,对土著人的感悟,这点非常吸引人。估计在当时更是如此。而且她对那里的事物和人都充满感情,对土著人也是一种非常平等的心理。她的文字,能让你感觉她是个极其与众不同的人,女人。心思细腻,个性独立特别,品格也很好。

------------

(朗读)想要了解土著人是很不容易的。他们的耳朵很灵,很容易逃得无影无踪。如果你惊吓到他们,他们会在一秒钟内遁入自己的世界,就像野生动物突然受到惊吓,逃跑消失一样。即使你和他们熟悉后,如果你问他们一个问题,他们也不可能直接告诉你。比如,你如果直接问他,你有多少头牛,他们会故意逃避着回答:“就像我昨天告诉你的那么多。”欧洲人觉得这种回答很伤感情,但这种直接的询问同样也会伤到土著的感情。……土著人是非洲血和肉的化身。这些在广袤的风景画中生活的小人儿,要比大象、长颈鹿、生长在河边的那些高大的含羞草式的树木,以及在大裂谷上空高高耸立的隆戈诺特死火山更能真实地反映非洲。

------------

你看作者描写土著人,你完全不觉得土著路后,你也不觉得土著原始,反而你会感觉他们很特别,也很有地域特点,但绝不是落后。她会让你感觉无论是这里的动物植物,还是土著人,就是这里智慧和美的结晶。土著和这片土地是融为一体的。

------------

(朗读)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,我正骑着马要穿过农场上的草原。他当时正在放羊,看起来像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怜的人。头很大,身子却出奇地瘦小,胳膊肘和膝盖突出得很明显,像是棍子上的疙瘩。双腿长满脓疮,从大腿到脚跟,全部都是。在广袤的草原上,他显得特别特别微小。但在如此微小的一个点上,竟然集中了如此多的苦难,这实在让人感觉很震撼。我停下来和他说话,他没有理我,好像没有看到我似的。……我让他第二天上午到我的房子里来,看能不能帮他治好腿上的脓疮。

------------

(讨论聊聊大家的旅行经历。)

联系方式: everymoment@outlook.com Tel:13427500360